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如何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难点、重点。对初中学生来讲,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多,不好理解,更不易分辨,容易记混。

下面,使用光路图,记住主要的几点,借助推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记忆、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为了方便掌握、记忆凸透镜成像规律,大体上先对以下几点有个概念:

(1)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习惯上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左侧,如图1所示。

(2)实物在焦点以外,实物成实像,实像在凸透镜右侧焦点以外。

图1

(3)实物在焦点以内,实物成虚像,虚像在凸透镜左侧,与实物位置空间叠加,如图2所示。

图2

(4)从图1、图2可以看出,凸透镜右侧焦点以内,没有像,既无实像也无虚像。

(5)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可以把物体所在的一侧空间分成“三点三区”:1、无穷远u=∞;2、两倍焦距外u>2f;3、两倍焦距处u=2f;4、两倍焦距与焦距之间f<u<2f;5、焦点u=f;6、焦点以内u<f,如图3所示。

图3

二、下面,对物体位于“三点三区”时的成像进行详细分解

(一)首先应该熟练掌握两点:无穷远、焦点。

(1)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聚焦在一点。这一点称为焦点,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称为焦距,如图4所示。小时候在阳光下拿放大镜烧蚂蚁,用的就是这个规律。

图4

从图4知道:物体位于无穷远,物距u=∞;它的像最小,位于右侧焦点,即像距v=f。

(2)与上面的情形相反,把箭头反过来,光沿反方向传播,必定沿原光路返回。物体位于焦点,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如图5所示。

图5

从图5知道:物体位于焦点,u=f;而像则到了无穷远,v=∞。

如图6所示,可以认为物体是从无穷远移动到了焦点,而像则从焦点移动到了无穷远。强调注意一点:物体、像移动方向是一样的,都是从左向右移动,反过来也一样。

图6

(二)第三点:在无穷远与焦点之间,有一个位置特别重要,就是2f点。

物体位于两倍焦距处时,像也位于两倍焦距处,如图7所示。即u=2f,v=2f,并且像是一个倒立的、和物体一样大小的实像。重复一下:这个像的关键点有三个:倒立、与物同大、实像。

图7

“实像”俩字的意思是说,物体发出的光线,确实到达了这里。若在2f处放一张照相底片,光线可以使底片曝光,得到物体的照片。

(三)有了以上三点知识,我们就可以推理出“两个区”成像,而不是死记硬背了。

(1) 第一区:物体从无穷远靠近2f处,即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u>2f)

物体从无穷远靠近2f处,像同时离开焦点,也往右移动,并且像是一个倒立的、比物体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图8所示。

图8

再次强调,图8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结合图5、图7推理出来的。

(1) 第二区:物体继续向右移动,越过2f点,但还没有到f点时,即f<u<2f

此时,从图4可以看出,像也继续向右移动,越过2f点,并且是一个倒立的、比物体大的实像,像距v>2f,如图9所示。

图9

同样,图9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可以从图8推理得到:在图8中,把物、像位置交换一下,箭头掉向,就是图9。

(四)现在讨论第三区:物体继续向右移动,越过f点,即u<f

此时,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与物体一起,都位于凸透镜的同一侧,如图10所示。

图10

从图10可以看出,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是发散的,其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这个情形与拿放大镜看东西是一个道理(图11)。

图11 放大镜成像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正立的虚像,这有点类似与平面镜成像,如图12所示。

图12 平面镜成虚像

“虚像”俩字的意思是说,物体发出的光线,没有真的到达这里。若在虚像处放一张照相底片,底片接收不到光线,是不会曝光的。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在表1中。

表1 凸透镜成像规律

再次强调一下,对表1,重点记住1、3、5和6,看着很多,其实都是特殊点,比较熟悉,容易记忆。

剩下的2、4如果靠死记硬背,容易混淆出错,可以根据图4、图5和图7依靠推理自己找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