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瘦肉精是什么东西(“瘦肉精”的前世今生)

据央视2021年“3·15”晚会报道,河北省重要养羊基地——青县部分养殖户,添加瘦肉精饲喂肉羊。相关视频显示,“颜色深”“瘦肉多”的含瘦肉精羊肉已流入河南、江苏、天津等地市场。

对消费者而言,“瘦肉精”一词并不陌生。早在2011年,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3·15特别行动”,就曾曝光用瘦肉精喂养的“健美猪”最终流入河南双汇肉制品厂一事。十年时间,瘦肉精并未消失,出现方式从猪肉转向羊肉。

舶来品“瘦肉精”

瘦肉精是一类药物的统称,指能够抑制动物脂肪生成、促进瘦肉生长的物质,于20世纪80年代初被美国Cyanamid公司发现。市场上常见的“瘦肉精”主要是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等三种。

早些时候,人们认为高脂肪食物是引发心脏病的元凶之一,尤其在发达国家,消费者拒绝消费富含脂肪的肉类。这样一来,动物饲养(经营)者甚至科技人员不得不寻求某些同化物质(Anabolic substance)来实现动物营养再分配,减少脂肪生成,促进蛋白质合成,以避免肉类脂肪含量过高而带来的经济损失风险。

盐酸克伦特罗自从1964年由美国氰胺公司首次合成以后,最早是作为一种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Cyanamid公司意外发现盐酸克伦特罗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提高瘦肉率及减少脂肪的效果。1984年国外首次将盐酸克伦特罗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在羊、肉鸡和猪的生产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87年,我国科研界首次接触“瘦肉精”。“促进生长、提高瘦肉率”,这一描述对当时生产力低下的中国养猪业有巨大诱惑,于是各高校纷纷投入研究。

1989年,内蒙古农牧学院进行饲养实验,证实盐酸克伦特罗确实能提高瘦肉率。由于只检查猪肉而未检查内脏,他们认为该药物没有副作用。

1991年开始,我国逐步将盐酸克伦特罗添加于鸭、猪、肉牛的饲料中。试验证明:“瘦肉精”不但能有效提高饲料报酬,并能增加9%-16%的瘦肉率。

1997年后,各地农业部门开始建起检测网,对盐酸克伦特罗作抽检。

与传统瘦肉精同属“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莱克多巴胺,同样能提高猪的瘦肉率,且号称“代谢更快、残留更少”,成为“新型瘦肉精”。

由于盐酸克伦特罗副作用太大,大多数国家均已禁止在畜禽饲料中添加。不过,对于莱克多巴胺,FDA则没有这么严格。如今,在美洲和亚洲的24个国家,比如美国、泰国等等,均允许使用莱克多巴胺提高猪的瘦肉率。

从争相研究到“人人喊打”

被添加瘦肉精的猪肉上市后,我国各地就陆续出现“瘦肉精”中毒事件,但直到2011年,“瘦肉精”的副作用才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当年,央视播出的“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的真相》中,曝光了河南省孟州市等地养猪场采用瘦肉精饲养生猪,以及有毒猪肉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一事。值得注意的是,添加了瘦肉精喂养的肉猪,在养殖、贩运、屠宰和销售等几大环节均成功逃避监管,在市场上流通。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07—2014年这七年间,我国瘦肉精食物中毒广泛发生在湖南、广东、浙江等9个省(直辖市)22个市县,涉及52起893人中毒。

近十年以来,中国瘦肉精相关事件及通报几十起,几乎每年都能检测出含有“瘦肉精”的肉类及其制品。

“瘦肉精”对人的危害有多大?据了解,动物食用“加料”饲料后,瘦肉精会在组织内残留,其中,肝、肺、肾、脾等内脏器官中残留量较高。而消费者食用含瘦肉精残留的动物产品后,常造成急性或慢性食肉中毒,出现心悸、心慌、恶心、呕吐、肌肉颤抖等临床症状;过量食入则容易产生心血管毒性,表现为恶心、头晕、心率过快、肌肉震颤、高血糖、低血钾等症状,尤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危害更大。瘦肉精的主要成分之一盐酸克伦特罗,性质稳定,要加热至172℃才会分解,所以普通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它的结构。有研究表明,如果长期食用,还会导致染色体畸变的可能,会诱发恶性肿瘤。

何以如此禁而不止?

今年“3·15”晚会中披露,青县饲料推销员称,加瘦肉精这种事“差不多有十年了”——而我国在2002年就已经严禁瘦肉精作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商务部等多部门多次联合开展打击私屠滥宰强化肉品卫生安全专项治理行动。为何重压之下,“瘦肉精”为何仍在危害老百姓的健康?

首先,暴利是许多商家铤而走险的不二理由。有羊贩子称,加了瘦肉精的羊“一只多卖五六十元”。并且收购者、经纪人、农户、瘦肉精生产商和药贩子已形成链条,出于效益考虑,他们生产出对消费者健康有害的羊肉,消费者却无法通过有效的途径辨识是否添加了瘦肉精。另一方面,消费端对于瘦肉的推崇,倒逼上游养殖企业关注牲畜的瘦肉率情况。

其次,违法成本不高。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瘦肉精屡禁不止的关键在于处罚力度不足,违法成本不够高,他建议有关部门可以采取更严的处罚措施,对类似情况应该从重处罚,“罚到倾家荡产”。

第三,监管力度有待加强。据报道,青县当地养殖户在肉羊运输过程中,一般会在运羊车上装载几只没喂过瘦肉精的羊以应付检查。还有养殖户表示,自己有各种渠道得知检查消息,提前应对。这种能被轻松规避的监管执法,从违法经营者角度,固然表明他们的有恃无恐,而站在政府监管角度,当地对瘦肉精的监管,实际上并不到位——几只所谓的绿色羊,便能轻易应付检查、蒙混过关,监管执法岂能如此好糊弄?

专家表示,生猪领域的屠宰业务,已经全面取缔私屠滥宰,百分之八九十已经实现规模经营和牌照经营。但是牛羊产业相对落后一些,它属于牧区养殖,养殖环节难以监管,而真正上规模的屠宰场还是很少,监管起来难度很大。

此外,虽然早在2002年国家监管部门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但是往往在实际的操作中只检测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等因为检测成本高没有纳入常规的检测。而正因为如此,一些不法养殖户就选择回避盐酸克伦特罗,改用莱克多巴胺等其他品种的瘦肉精。

根治“瘦肉精”顽疾已箭在弦上

据悉,有瘦肉精问题的畜产品进入人们餐桌要经过药品销售、饲料加工、养殖、屠宰、肉品加工、运输、销售、食用环节,而监管涉及农业、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要防止监管脱节,加强配合。如此长的监管链条,涉及监管部门和人员众多,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

央视在“3·15晚会”报道中提到,对于违规添加瘦肉精行为,青县相关部门也一直在严查,但是养殖户说他们都有各种渠道得到消息提前应对。农业农村部针对此事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将深挖黑色利益链和“保护伞”,涉嫌犯罪的,一律移交司法机关严惩重处。

业内认为,应对产地检疫工作、规范免疫耳标、开具检疫合格证等基本保障环节进行间隔监管,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流通的各项制度,将持有违禁药物(如瘦肉精)的检测证明纳入市场流通要求中。

总而言之,一方面,让违法者必须为此付出足以令其敬畏的代价、不能不敢心存任何侥幸;另一方面,让监管者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填补上从屠宰到检测等环节存在的漏洞,让问题肉品无处遁形,才能根治“瘦肉精”顽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