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不可救药意思是什么(今日典故 | 不可救药 不求甚解 筚路蓝缕)

不可救药

【解释】: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自】:《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声子对子木所说的一段话里,就有“不可救疗”这样的说法。

声子,即公孙归生,蔡国大夫,出使晋国时,途中遇到好朋友伍举。伍举是楚国大夫,畏罪逃往晋国。伍举要求声子帮忙,设法使他重返祖国。声子答允了,于是在晋国办完了公事就来到楚国,谒见楚国“令尹”子木(即屈建),并同子木作了恳切的交谈。

声子对子木说:楚国有很多优秀的人材,可惜有不少跑到晋国去了,例如以前的析公、雍子、子灵、贲皇等等,都是很有才能的楚国人。晋国用了这些楚国人,来对付楚国。 楚国已经几次吃了大亏,而现在伍举又跑到晋国去了,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治理国家,必须爱护人材,不能滥用刑罚,迫害无辜。“今楚多淫刑,不可救疗”,这都是因为楚国不能善用人材的结果啊!

子木听了声子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派人去把伍举接回楚国。

声子说的“不可救疗”,同“不可救药” 一样,也是无法挽救的意思,不过声子所说的无法挽救,指的是严重的局势。我们现在运用这句成语,则一般都指无法改造的坏人、坏思想。

现代作家郑振铎《桂公塘》十四:“怀疑与猜忌,难道竟已成了他们不可救药的根性了么?”

不求甚解

【解释】: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自】: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不求甚解”这句成语的出典,在晋代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名潜,是不满当时的官场而情愿在农村过隐居生活的一位诗人和文学家。 《五柳先生传》是他给五柳先生写的一篇传记。这五柳先生究竟是谁呢?其实,就是陶渊明自己。因为他家的屋子旁边有五株柳树,他就自号“五柳先生”。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谈到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什么叫做“不求甚解”呢?陶渊明原来的意思是反对死抠〔kōu〕、钻牛角尖;他读书注重深入领会书中的原意,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是后来的人们,对于“不求甚解”这句话,只取它字面的意思,把它作为读书很不认真和不求深刻理解的形容语。

现代作家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四章:“这两位随着张大经起义的师爷,平日读书不求甚解,只见别人写祭文用‘醴酒’ 二字,实际不明白醴酒是什么东西,人云亦云地胡乱搬用。”

工作中不研究,不调查、不明究竟、马虎从事,也叫做“不求甚解”。

筚路蓝缕

【解释】: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春秋时,小小郑国,地处晋、楚两大国之间。北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为了夺郑国,矛盾很大。郑国既怕楚国,也不敢得罪晋国,处境十分为难。

《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那年春天,楚国攻打郑围,郑国抵挡不住,只得向楚国求和。晋国得到消息,立刻派兵抗楚救郑,目的是要把郑国争取过来,使他归附晋国。可是晋军还没渡过黄河,郑国已经诚服,楚军也准备胜利回师了。晋军的中军主将苟林父等部分将领,便主张停止进军。而中军副将先穀〔hú〕和另一部分将领却不同意,于是发生了争执。

晋军暂驻在敖、鄗(hào)二山之间。郑国派人到晋军营中去声明:“我们郑国向楚国求和,不过是为了不致亡国,丝毫也没有对晋国不友好的意思。”还说:“楚军轻而易举地得了胜利,因此骄傲了,部队也放松戒备了。你们如果趁 此追击,加上我们从旁助战,定可把楚军打得大败。”先縠高兴地说:“对呀,打败楚军,夺回郑国,正是时候了!”下军副将栾书说:“不行,楚国经常教诫全国军民,要发扬他们祖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勤俭建国,艰苦奋斗。有什么埋由说他们骄傲了,放松戒备了?况且郑国劝我们攻打楚军,其实也并不是真心向着我们。要是我们打胜了, 他固然会讨好我们;要是楚军打胜了,他还不是又要向楚国投降。我们怎么可以相信郑國的话呢?”

上述栾书这段话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是什么意思 呢?筚(bì),是荆、竹、树枝之类;路,同“辂〔lù〕”,就 是大车。筚路,是用荆竹树枝等编制成的大车,或者叫做柴车;蓝缕,即“褴褛〔lánlǚ〕”,破烂的衣服。启,就是开。这句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衣,去开发荒山野林。相传楚国当初就是以这样的精神创建起来的。

形容俭朴的创业生活和艰苦的奋斗精神,就可以用“筚路蓝缕”。

《民国通俗演义》(蔡东藩、许廑父编撰)第九回:“筚路蓝缕,孙公(孙中山)既开其先;发扬光大,我公宜善其后。”

相关文章